石籠網護岸實現了護面層綠化 坡面多孔化粗糙化
石籠網護岸實現了護面層綠化 坡面多孔化粗糙化
石籠網護岸實現了護面層綠化 坡面多孔化粗糙化 近岸流態多樣化傳統型護岸工程為便于施工和保證輸水能力,常將過水斷面設計成梯形等規則的渠化斷面,上、下游河道斷面呈現均一化傾向,不利于維護河道的生物多樣性。因此,生態型護岸在設計上要避免這種不利狀況。首先在縱向設計上要對河段加以細分,充分考慮現場的生物生存狀況;其次斷面設計在滿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要從生物生存的角度出發,護面層設計要注意確保透水性、多孔隙,護腳處要注意營造多變的近岸流態。在護岸工程設計中提倡凡有條件的河段應盡可能利用木樁、石籠、卵石等天然材料來修建護岸,是一種完全嶄新的護岸設計理念。石籠網在施工中在某些細節處稍加注意就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例如施工后在需要回填的地段采用現場開挖的棄土作為填料可以保持河岸植被及生態的連續性,盡量選用對施工現場環境破壞小的施工器械,注意使施工用道路的寬度、路線和結構對植被破壞最小,施工期避開魚類洄游和產卵期、鳥和蟲的繁殖期及植物發芽期等等。
1、護面層綠化
如果從生態環境的角度去審視傳統的護岸工程首先需要改進的就是其枯燥灰色的護面層尤其是對景觀要求較高的城市河道護坡。用生機盎然的綠色植被取代單一的砌石或混凝土護面無論對環境而言還是對視覺效果而言都是積極的。因此綠化護面層是傳統型護岸向生態型護岸轉變的第一條途徑。
實踐證明利用植被舒展發達的根系進行護坡固土、抵御沖刷在中小河道及流速不大的河段是切實有效的。用土工織物或柵格狀混凝土塊加固可以提高草的抗沖阻力。若用土工織物加固表面根系與周圍的土工織物粘結而形成一種強而連續的面層若用混凝土塊加固則混凝土本身提供了主要的保護根系的錨固作用有助于改善塊間約束。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植被的種植季節、品種選擇、后期養護等還需要合理確定坡腳材料設置深度和植被下限。
此外植被增大了水力糙率減小了渠道的過水能力在強沖刷的凹岸或河段建議仍采用抗沖刷能力強的混凝土護面。
2、坡面多孔化、粗糙化
河岸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帶是多種水生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也是水體與土壤相互涵養的交換地帶。傳統的護岸通常都用水泥或砂漿對護面進行襯砌或者是用完全不透土和不透水的混凝土面層進行覆蓋不僅對環境和生態不利而且這些剛性的面層結構對河床變形的適應能力也極其有限。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同時對坡面或墻面進行多孔化、粗糙化處理是傳統型護岸向生態型護岸轉變的第二條途徑。
石籠結構就是一種很有效的護岸方式其柔性和透水性較一般的圬工、磚工、大體積混凝土或預制塊砌體護岸更為優良不僅可以堆砌成重力式擋土墻還可以編制成石籠沉排用于護坦和趾部防護。過去石籠的籠材為竹子或柳條現在改為耐久性強的鐵絲以普通卵礫石作為填料施工簡便。
石籠網中的多孔隙構造既是生物易于棲息的良好場所也可適應植物的生長植物或者生長在石籠內或石籠上的土中或者通過石籠將根系插入石籠后面或下面的基土中構成石籠與木材的組合式結構。
傳統的混凝土材料同樣可以用來建設生態型護岸。在正常水位以下用預制混凝土魚巢結構進行護岸襯砌是專為魚類設計的一種護岸型式。間隙大、透水性好的框架護岸也是值得推薦的護岸型式。框架可以是混凝土框架或木制框架或者是由透水性強的框格混凝土砌塊連接成的框架。框格內填充碎石或鵝卵石表面覆土種植草皮或蘆葦等水生植物。建成后的護岸仍能成為各種生物的棲息場所。
3、近岸流態多樣化
從保證過洪能力和施工簡便的角度出發傳統型護岸往往具有筆直的護岸邊線護岸與水邊銜接過于生硬導致近岸流態呈現非常單一的狀況不僅對生物棲息不利也不便于人的親水。在有條件的中小河流應當盡力營造多樣化的近岸流態這是傳統型護岸逐步向生態型護岸轉變的第三條途徑。
在坡腳用拋石護腳可以形成多孔隙的水邊。在水邊拋置巨石可以促使泥沙淤積形成靜水區和小片的洼地。對岸線適當地人為挖入或凸出形成曲線形的水邊線能夠造成富于多變的水邊流態。此外生長在護岸上的水邊植被能夠減緩近岸水流。



- 06.08
- 格賓石籠網護坡穩定性研討
- 01.23
- 諾達格賓網的質量要求
- 05.03
- 雷諾護墊網箱在防治洪災護坡的穩…
- 12.27
- 海珠區包頭鍍鋅格賓網多少錢
- 02.07
- 蘇州格賓網的工程量怎么算
- 04.04
- 安徽雷諾護墊籠哪有賣
- 07.28
- 鋅鋁合金石籠網商品特色的具體介…
- 09.11
- 石籠網兜的結構特性及優勢
- 05.24
- 怎樣挑選格賓雷諾護墊廠家
- 10.19
- 影響石籠網使用壽命因素有以下三…









